近日,我校九三学社社员、美术与设计学院谢永鑫博士著作《葫芦诗词与文化鉴赏》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葫芦”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符号,承载着福禄安康、多子多福、辟邪吉祥的中华文化密码。此书系统梳理我国历史上葫芦题材的诗词与文学作品,给予文学解读与审美分析,填补了民俗植物与文学交叉研究的空白,对濒临断层的民俗记忆具有抢救意义,助力文化自信的建设。

《葫芦诗词与文化鉴赏》全书24.7万字,以葫芦诗词为研究对象,从“葫芦文化的内涵与演变”“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中的葫芦意象”“先秦经典中的葫芦意象”“汉唐诗词中的葫芦意象”“宋元诗词中的葫芦意象”“明清以来诗歌中的葫芦意象”“宋元以来词赋中的葫芦意象”“明清小说中的葫芦意象”“许由挂瓢诗歌中的葫芦意象”“葫芦文化的审美意象”十个方面按朝代分期与文体分类完整呈现了葫芦意象的文学演化轨迹,对以“葫芦”为特定意象载体的诗词进行详细地注释、解读与赏析,生动而富有哲理,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谢永鑫博士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美学理论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始终将学术研究与履职建言相结合,多次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转化、乡村振兴等议题建言献策。谢永鑫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学术优势,增强参政履职主动性,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研究,为推动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做出更多贡献。